-
【2022年滨州招商】滨州:国家主干道交通物流城市的崛起之路
滨州:国家主干道交通物流城市的崛起之路 一、融入国家交通主轴的战略布局 2022 年,滨州市交通运输系统以 “通江达海” 为目标,全力打造国家主干道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城市。作为京津冀 — 长三角交通主轴的重要节点,滨州计划年内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160 亿元,推动高铁、机场、高速、港口协同发展。在铁路建设方面,积极对接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津潍铁路项目,该线路建成后,滨州至北京、上海的时间将缩短至 1.5 小时和 3 小时,彻底融入全国高铁网。同时,推进博港铁路电气化改造、海兴至鲁北高新区支线铁路前期工作,完善区域铁路货运网络。 二、港口与物流体系的升级工程 滨州港作为环渤海重要港口,2022 年目标吞吐量达 4100 万吨,较上年增长 12%。为提升港口能级,实施滨州港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将航道水深由 10 米提升至 15 米,可满足 5 万吨级船舶通航要求。在物流园区建设方面,重点推进滨州(金达)铁路煤炭物流园、邹平铁路物流园等项目,其中金达物流园规划占地面积 2000 亩,建成后年周转煤炭能力达 2000 万吨,将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同时,开展 “四好农村路” 提档升级行动,年内新改建农村公路 360 公里,打通城乡物流 “最后一公里”。 三、多式联运的创新实践与成效 滨州市积极探索 “公铁水” 多式联运模式,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依托黄大铁路、滨港铁路,开通 “滨州 — 淄博 — 青岛” 海铁联运班列,2021 年发送货物 56 万吨,运输成本较传统公路降低 30%。在新能源物流领域,引入京东物流、满帮集团等企业,打造智慧物流平台,全市网络货运企业达 23 家,2021 年完成货运量 1.2 亿吨,同比增长 18%。数据显示,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比例从 2018 年的 16.5% 降至 2021 年的 14.8%,接近全国先进水平。 四、山东省交通物流枢纽的滨州定位 滨州的发展纳入山东省 “一轴两廊三区域” 交通物流布局,成为连接京津冀与长三角的关键节点。全省 “十四五”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支持滨州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其规划的鲁北智慧物流产业园被列入省级重点项目。通过 “交通枢纽 + 产业基地 + 开放平台” 的联动发展,滨州正逐步形成 “通道带物流、物流聚产业、产业兴城市” 的良性循环,预计到 2025 年,全市物流产业规模将突破 1500 亿元,成为黄河流域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
2022-05-10
-
【2022年滨州招商】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临港产业的集群化突破
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临港产业的集群化突破 一、重大能源项目的落地与延伸 在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临港化工产业园,渤中 19-6 凝析气田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作为中国东部最大的凝析气田,其登陆点选址北海开发区,标志着这里成为环渤海能源战略的重要节点。2022 年春季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10 个重点项目总投资 87.51 亿元,其中 7 个为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包括中海油滨州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渤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10 万吨电子化学品项目等。这些项目紧密围绕凝析气田资源,形成从天然气开采、管道输送到精细化工、新材料生产的产业链条,预计全部达产后可新增年产值 200 亿元。 二、临港化工产业园的规划与定位 北海经济开发区将临港化工产业园作为核心发展载体,规划面积 50 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园区坚持 “绿色化、智能化、循环化” 发展理念,配套建设危化品停车场、应急救援中心、智慧监管平台等基础设施,2021 年通过山东省化工园区认定。目前,园区已入驻滨华新材料、滨阳燃化等企业,其中滨华新材料丙烷脱氢及环氧丙烷项目总投资 150 亿元,采用美国 UOP 公司先进技术,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 200 亿元,成为园区标志性项目。 三、双招双引的策略与成效 为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开发区实施 “链式招商” 策略,围绕主导产业绘制招商图谱,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分赴长三角、珠三角开展精准招商。2022 年签约的 10 个项目中,既有世界 500 强企业中海油的参与,也有中国 500 强企业的投资,体现了招商质量的提升。在人才引进方面,与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设立 “人才公寓” 300 套,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政策保障,2021 年引进化工领域专家 12 人,硕士以上学历人才 87 人。 四、山东省临港经济的发展范式 北海经济开发区的实践是山东省发展临港经济的重要探索。全省 “十四五” 规划提出,打造环渤海高端石化产业带,北海开发区被纳入重点布局。通过 “大项目带动产业链、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 的模式,开发区正逐步形成 “资源 — 产品 — 废弃物 — 再生资源” 的循环经济体系,其规划的静脉产业园项目,可实现园区固废综合利用率达 95% 以上。这种依托港口资源、聚焦高端化工的发展路径,与烟台裕龙岛、青岛董家口等园区形成错位发展,共同构成山东半岛临港产业集群。
2022-05-10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